發布時間:2021/03/08
焦距是相機鏡頭的重要參數之一,它決定了攝影時的取景范圍。與焦距有關的問題無外兩種情況:第一種情況就是拍攝時對焦不準,造成拍攝的景物出現重邊導致模糊;第二種情況就是利用失焦使拍攝的物體形成特殊的效果。
Exposure的焦距調整工具,可以對照片后期處理時重新調節“焦距”,使圖像更加清晰;或者利用失焦,使圖像形成一種特殊的效果。
一、“焦距”工具之預設
“焦距”預設選擇默認是“關閉”狀態,它通過設置銳化和模糊的參數,預先設置了幾個使用焦距工具的場景。小伙伴可以根據12種預設查看銳化和模糊的參數設置以及照片上的不同之處。
二、“焦距”工具之銳化
銳化面板。
量(數量)滑塊。
調整圖像的清晰度。默認值為0,關閉銳化,最大值為100。
半徑滑塊。
調整圖像銳化的大小范圍。它決定了整張照片的細節顯示程度。默認值為25,最小值為0,沒有銳化效果;最大值為100,結合數量參數,顯示的銳化程度最高。
閾值滑塊。
用來平衡數量和半徑銳化的程度。默認值為0,銳化程度最高;最大值為100,沒有銳化。
只銳化亮度:字面上的意思。
“焦距”的銳化與“細節”的銳化的區別。
銳化后圖像的清晰程度不一樣。
“細節”銳化主要針對的是圖像的邊緣區域范圍,半徑過大會造成亮邊;“焦距”銳化針對的是圖像,半徑過大會造成亮邊和黑邊。
“細節”銳化可以按住Alt鍵對圖像的邊緣進行銳化,“焦距”不行。“焦距”可以通過閾值平衡銳化的程度,而“細節”通過控制細節的值來降低噪點。
分析:從圖4中可以看到,當‘細節’和“焦距”的量和半徑都調節到最大,“細節”出現了紅色亮邊,但顏色過渡及圖像的細節表現沒有失真;“焦距”出現了紅色和黑色亮邊,幾乎沒有顏色過渡,圖像細節嚴重丟失。
分析:總體上,照片的清晰度提升,“焦距”比“細節”更清晰,但是顏色過渡沒有“細節”柔和。
三、“焦距”工具之模糊
模糊面板。
不透明度。
圖像模糊效果的可見程度。默認值為0,關閉模糊;最大值為100,模糊程度最高。
半徑。
圖像模糊的距離。默認值為5,最小值為0,表示不進行模糊;最大值為100,表示整張照片全部模糊。
鏡頭彎曲。
模擬攝影鏡頭的曲度,鏡頭曲度越大,那么焦距越短。光線穿透進來,只有中間區域清晰,周邊模糊變形。
“焦距”的模糊實現失焦特別效果。
后焦虛效果:利用鏡頭曲度越大,焦距越短的特性,通過調整鏡頭彎曲,實現前景清晰后景模糊的后焦虛效果。
風虛效果:利用一些較小的植物在大風的吹拂下,不斷搖擺而使畫面呈現虛化的模糊影像。操作上不透明度75,半徑100,鏡頭彎曲10。然后橡皮擦涂抹樹干,注意調節筆尖大小、羽化及流量。
毛玻璃效果:利用物理反射光透過玻璃呈現折射的重影模糊效果。操作上圖層1焦距-模糊,不透明度100,半徑25,鏡頭彎曲0。圖層2覆蓋-邊框,不整潔1,變焦1.10,不透明度100,混合模式:不透明度。
四、總結
Exposure的“焦距”除了校正拍攝時候對焦不準的照片外,還能夠從整體上提升照片的清晰度,還能夠利用“焦距”的模糊功能給照片設計出很多虛焦效果,讓照片具有動感、朦朧感。
無論是對照片提升清晰度,還是使用虛焦效果,都要注意調節的程度,不要讓照片失真。很多特效都不是單一使用一種調整工具,注意多個調整工具結合著使用,以提升自己在照片后期處理的能力。
作者:東佛